2011/11/19

恬靜山谷中的甜美


La Crotta di Vegneron釀製的Valle d'Aosta Chambave Superieur紅葡萄酒相遇已經差不多一年了,記憶依然未變模糊,該酒以Valle d'Aosta地區的原生葡萄Petit Rouge為主,酒色略偏深紫紅,香氣中帶著覆盆子、紅梅、還有小野花、香草等的豐富層次,結構完整但不沉重的酒體中帶有一種獨特的野外氣息。

Chambave是位於意大利阿爾卑斯山地區,被 Dora Baltea 河穿過的山谷小鎮﹐,屬意大利西北部的Valle d'Aosta的自治區內,該區接壤法國與瑞士邊境,也是意大利面積最細人口最稀少的區域,其面積大約等於3個香港,人口卻不到香港的五十分之一,而氣候一般比較乾燥少雨。毗鄰產酒名區Piemonte省,由於產區面積少產量亦不多,Valle d'Aosta以滑雪渡假比釀酒更聞名於外。

第一次認識Chambave這個名字是在的前幾年出版的《Reflections of a Wine Merchant》 書中,作者Neal Rosenthal 是美國紐約曼哈頓一家葡萄酒商店的老闆,他原來是一名律師在開舖前對葡萄酒可以說是零認識,著作包含他幾十年來遊走法國及意大利等的葡萄酒產地,認識不同的酒莊負責人、酒商、生意拍檔的種種經歷,在回味各種趣味與辛辣中,讓讀者像親歷舊世界酒區及酒莊,也看到在葡萄酒消費越來越受酒評人及評分制的影響及以葡萄品種簡化分類的潮流中,Rosenthal更重視葡萄酒的風土(Terroir)條件及人性化的一面。

Rosenthal說已有好些年沒有人提起過,起碼在美國也沒有再見過來自Chambave的紅酒,但於開業初期他曾經把這不為外人認識的山谷小鎖的紅酒帶到美國,在1980他第一次到意大利酒莊之旅中到訪在Chambave的Ezio Voyat酒莊,嚐到傳奇的1961年Chambave Rouge,當時已經是20年酒齡,但深紫的顏色依然給人年青的感覺,當酒被傾注出來除了濃郁的果香更是溶合當地山區的氛圍。

La Crotta di Vegneron是以合作社形式運作,一群在Valle d'Aosta裡Chambave及Nus兩個鎮的葡萄酒生產者在1980年集合起來共同參與種植與釀造。去年年底我在灣仔太原街一家專賣意大利酒的商店遇上這瓶Chambave Superieur 2006,可惜不到半年後再次尋訪,這家店已經不在了,來自意大利一隅的葡萄酒仿佛依然帶點神秘感。

2011/11/12

秋收,優雅的羅馬尼亞梅洛


到了11月份,天氣終於有一點涼意。記得小時候的秋天,好像沒有那麼遲來、沒有那麼多雨水,也沒有忽然來幾天仿佛夏日的熾熱太陽。我記憶中的秋天,是涼涼爽爽的天氣,還有溫暖的陽光。在這個秋日來臨的日子,剛好得到一瓶來自東歐羅馬尼亞名為Casa Vrancea 1949的 Merlot(梅洛)紅酒 ,喚起一個溫和優美的秋天。

由1949年建立的Vincon Vrancea酒莊釀造,它位處羅馬尼亞東部的Moldova產酒區,也是該國一個重要的葡萄酒產地。需然對名字或許陌生,但羅馬尼亞有悠久的釀造葡萄酒歷史人也是歐洲的第5大葡萄酒出產國的。就在喀爾巴阡(Carpathian)山腳下占地10,500公頃的Cotesti葡萄園區種植蘊釀,讓Merlot這種為人熟悉的葡萄,演繹出優雅輕柔的一面。

2004年的Casa Vrancea 1949 Merlot,開瓶後15分鐘倒進杯裡,不太深的紅寶石顏色仍然可以隱約透視到杯底,搖動後酒質輕盈地流動,但嗅到的味道仍有些緊閉。過了10多分鐘後,味道開始慢慢散發,先是誘人的紅梅、車厘子、淡淡清新未熟透土多啤梨果香,慢慢咀嚼著第一口,果香依然但不算濃重卻滲出少許柔柔的花香,像是秋日下溫暖的陽光,柔滑但不算突出的單寧譜出平穩細緻的節奏,當中爽朗的酸度結合之後的橡木、松木、乾草的味道及少許辛辣感,及後清淡的梅子味道連綿著一陣子不散。

在氣候越來越飄忽的時代,或許城市人早已忘卻關心季節的變更。喜愛秋天清爽的氣候,Casa Vrancea 1949 Merlot似是也有某些秋天的特質,以溫和代替熱情來釋出誘人的口感,讓人不自覺一口又一口細意品嚐也不覺膩。

(Sample wine courtesy of Biu Limited)

想了解更多關於羅馬尼亞的葡萄酒?
Select Wines of Europe - Romania's Finest http://selectwinesofeurope.com/index.html

2011/11/08

那些年…街上的紅色郵筒



走在鬧市擁擠的街道,看到舊建築的保育更多似是現代化都市的裝飾點綴,徒具形式而嗅不到生活沉澱下來的氣息。有時一瓶葡萄酒盛載的歷史重量,似是比我們所處的城市更實在。或許是關於遠方一個地區一塊土地甚至一棵葡萄樹所承傳的過去,又或是連繫酒莊所在地的故事而提供的聯想。

Pillar Box Red是南澳Padthaway產酒區Henry’s Drive酒莊的出品,一家1998年成立的年輕酒莊。Padthaway在相對較引人注目的Connawarra產區附近,雖然也是以平地為主,但多出了一些緩緩的坡地,而Henry’s Drive的葡萄園也有部份是在坡地之上。

它的酒標有著簡约的設計,奪目的紅色底色、簡單的長方形,直接了當但又引人注目,貫設著這瓶酒的風格。Pillar Box Red的命名背後是關於在130多年前,澳洲的郵筒曾經是有七彩般各種顏色,直至全被統一成紅色。對於香港人,紅色郵筒也是一個時代的見証,從殖民地到特區的那一年,這個城市的郵筒便由紅色到被蓋上綠色的外衣。

2008年的Pillar Box Red,共混合3種葡萄,以Syrah(66%) 及Cabernet Sauvignon (25%)為主再加入一些Merlot (9%)。這瓶平均不到港幣100元的紅酒,獲得了酒評家們包括Robert Parker和James Halliday的欣賞,評分接近90分。這個紅色郵筒不像是被塞得滿滿的一類,沒有過份跨張的果香與厚重的口感。黑果香味伴隨辛辣感是開瓶後的第一印象,喝下一口感受著柔和的果味與及後段像黑胡椒的辣味,帶有淡淡的煙燻味,直至入喉的熱度,以及結實但柔滑平易近人的單寧,中度左右酒體很討好也恰到好處,豐富果香與辛辣相對蓋過了的酸度,少了一點點味覺的層次。這瓶Pillar Box Red很容易親近,為日常飯餐增添趣味。